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8:39:13 浏览:108次 作者:政策研究院 来源:广西工程咨询集团
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,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。全会审议通过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建议》),明确了“十五五”时期(2026-2030年)的发展方向、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。
站在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汇点,深入学习贯彻《规划建议》精神,准确把握我国“十五五”时期的重点政策导向,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。广西工程咨询集团作为国有智库企业,第一时间开展《规划建议》研究工作。即日起,《广咨智库》专栏推出《规划建议》系列解读,与您一起读懂背后的政策信号与市场机遇。
第一期解读分享:“十五五”时期重点政策导向
突出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
《规划建议》指出,“‘十五五’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”“党的二十大确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。‘十四五’时期是第一个五年,已打下坚实基础,实现良好开局。‘十五五’时期是夯实基础、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,制定和实施好‘十五五’规划,能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。”
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,已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,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政治优势。从“一五”计划到“十四五”规划,五年规划不断迭代升级,既保持战略连续性,又根据时代变化动态调整,实现了短期目标与长远愿景的有机统一。
当下,正值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,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突破,我国经济基础稳、优势多、韧性强、潜能大,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,机遇与挑战并存。
各地的“十五五”规划,也必须从“承前启后”的地位出发,既要服务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”,瞄准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,又要科学合理制定“十五五”发展目标,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合理确定任务,提出思路举措。
突出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”,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
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《规划建议》与“十四五”规划一脉相承。时隔10年,《规划建议》再次明确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”,提出“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”的经济发展总体目标。“十四五”建议“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”,“十五五”建议“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”,再结合2020年到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从25.7%下降至24.9%,“十五五”期间既要做大、努力维持甚至提高占比,更要做强、增强竞争力和产供链韧性。
经济发展领域的重点是科技自立、新质生产力、高质量发展的落地执行。其中,“科技自立”出现频率最高,科技自给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之一;“新质生产力”首次进入五年规划建议中央文件,明确了经济结构升级的主攻方向;“高质量发展”被多次提及、强调,取代了以往“持续健康发展”的表述,代表政策重心由“定向布局”转向“落实与提质”。
单列“优化提升传统产业”是很重要的变化。“十四五”对传统产业的提法是“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”,“十五五”保留了“智能化、绿色化”,增加了“融合化”,既是强调制造业的产供链融合,也是积极促进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,打破产业边界,催生“1+1>2”的聚合效应。明确提出“巩固提升矿业、冶金、化工、轻工、纺织、机械、船舶、建筑等”八大传统产业“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”,既是出于稳就业、稳企业、稳市场、稳预期的考虑,更是保持相关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韧性和控制力。
相比“十四五”,战略性新兴产业保留了新能源、新材料、航空航天,增加了低空经济,删除了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技术、高端装备、新能源汽车、绿色环保、海洋装备,新提出的“未来产业”包括量子科技、生物制造、氢能和核聚变能、脑机接口、具身智能、第六代移动通信。删掉的6类战略性新兴产业,部分调整到了未来产业中,其他的已具备较好产业基础与规模。新提出未来产业,则已不再局限于在现有赛道中追赶,而是主动谋划、提前布局可能定义下一代经济增长动力的前沿方向。
突出以“国内大循环”为主,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
“十四五”强调“畅通国内大循环,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”并列,是要靠国际市场来带动国内发展;“十五五”强调“坚持扩大内需,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”,是要以国内循环的稳定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的战略部署。其中,大力提振消费、扩大有效投资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主要任务。
要对冲美国市场份额缺口,就要努力扩大内需或者继续开拓其他海外市场。其中扩大内需是自主可控的,开拓其他海外市场则存在不确定性。《规划建议》提出“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、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持续增强”等目标,各类消费“内卷”严重,价格难以提高。如何通过完善分配制度等措施,让民众有钱、有稳定预期,敢花钱,用真实的购买去形成新的、真实的需求,进而让企业围着真实的终端需求转,让政府投资更多投向民生、投向优质的企业,才能切实提高投资效益。另一方面则是政府向“新型城镇化”领域的投资,特别新增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”的板块,值得重点关注。
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基本要求是“五统一、一开放”。从“加快建设”到“纵深推进”,从“五统一、一破除”到“五统一、一开放”,表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正由破除壁垒迈向规则统一、制度开放的新阶段,将以更高水平开放推动经济循环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全面畅通。但要素流通越是畅通,越容易流向发达地区,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难点。2022年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“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”,此后频繁出现在官方的表述中,“十五五”继续“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,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作示范”,其他各省则是鼓励其“发挥比较优势、各展所长”,但也有“加大差异化政策支持力度,促进革命老区、民族地区、边疆地区等振兴发展”的政策倾斜。
突出“扩大自主开放”,塑造中国和世界关系新格局
在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的基础上,加强“自主开放”,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,开拓多元稳定的海外市场,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竞争力,多途径拓展国际循环,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,增强在国际循环中的话语权。
“人工智能”是中美竞争的核心领域,《规划建议》提出“全面实施‘人工智能+’行动,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……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,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”,着重务实推进各领域规模化应用,与“不断堆叠的高投入、高算力模式冲击前沿创新”展开全面竞争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中美竞争的前线,关键金属具有战略意义,传统产业也要巩固提升“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”。从芯片到造船、从稀土到大豆,产业链供应链攻防战已全面展开。
世界上除了美国,还有很多国家。今年1-9月我国货物出口额2.59万亿美元,同比增长6.1%,增幅较去年同期扩大1.8个百分点。虽然对美出口同比下降约15%,但对越南、泰国、印尼、菲律宾出口分别同比增长20.7%、22%、21%、6.8%、对欧洲、非洲分别增长5.5%、28.3%,“十五五”还要继续“推动贸易创新发展”。除了贸易,还有“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”,重点是“有效实施对外投资管理,健全海外综合服务体系,促进贸易投资一体化,引导产业链供应链合理有序跨境布局”。
突出更有力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,增强财政可持续性
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,《规划建议》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,提出“优化政府投资结构,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,高质量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项目建设”,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设施、人力资源开发和人的全面发展投资要增加,而且要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和流动趋势,各地需要在吸引人口流入、鼓励生育方面多想办法;在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方面,提出“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,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”“适当加强中央事权、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重”“增加地方自主财力”,各地发展需要积极主动衔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,也需要给予社会民生足够的重视。
提出“加快构建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长效机制”,重点是切实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。要坚持在发展中化债、在化债中发展,持续用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。进一步落实好一揽子化债方案,做好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置换工作。将不新增隐性债务作为“铁的纪律”,推动建立统一的地方政府债务长效监管制度,对违规举债、虚假化债等行为严肃追责问责,防止前清后欠。加快推进地方融资平台改革转型,严禁新设或异化产生各类融资平台。优化债务结构,加快构建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长效机制。
其他方面
农业农村现代化
《规划建议》强调把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,促进城乡融合发展,加快建设农业强国。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,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,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。强调“综合生产能力”,意在增强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,乡村建设则明确了“宜居宜业和美”的标准,“深化农村改革”不再单独强调,融入到“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”中。
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
《规划建议》强调“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。文化事业建设重点从“十四五”的“国家重大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”“建设长城、大运河、长征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”转向系统化的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”“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”“历史文化名城、街区、村镇有效保护和活态传承”“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”“统筹推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”。文化产业发展则从“健全体系”阶段推进到“加快发展”阶段,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。增加“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”,重点是增强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、加强区域国别研究和广泛开展国际人文交流合作。
绿色低碳转型
《规划建议》设定了“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,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初步建成”的目标,相关的制度加快完善。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、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、新型能源体系、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、有序设立新的国家公园和工业、城乡建设、交通运输、能源等绿色低碳转型需要重点关注。
统筹发展和安全
《规划建议》强调“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”,并部署了完善国家安全体系、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任务。
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2379号